为什么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肽键
双缩脲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组成的而从以上比例可看出碱是过量的是因为双缩脲H2NOCNHCONH2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铜离子结合成了紫色的络合物而蛋白质的鉴定实际上是因为肽健CONH与二价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结合成了。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实验原理是什么急求答案
还原性糖与新生成的氢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和硫酸铜在碱性的环境下生产紫色的络合物。
细胞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和蛋白质是先加斐林试剂还是先加双缩脲试剂
追问:那如果只用一份样品做实验呢,有什么顺序吗?追答:先加菲林,后加双缩脲追问:为什么追答:因为虽然双缩脲和蛋白质反应成紫色,但双缩脲本身是深蓝色,若先加双缩脲,残余的双缩脲会影响对接下来反应的判断。其实,你这种问法就有问题,不可能只用一份样品,你们也不可能会这样。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区别是什么
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0.01g/mL。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皆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络合成紫红色。
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可溶性糖
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抄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故答案为:斐林砖红色橘黄
①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可溶性
斐林试剂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双缩脲和双缩脲试剂有什么区别
1、作用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的紫色反应。。
鉴定生物体内的还原性糖应选用a鸡蛋b马铃薯c梨为实验材料
1鸡蛋富含蛋白质,马铃薯富含淀粉,梨富含还原糖,且无色,因此鉴定还原糖时应该选择梨作为实验材料,即c;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应该选择班氏试剂,即f;3使用班氏试剂鉴定还原糖时,应该混合使用,且需要水浴加热,即h;4还原糖能和班氏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的原理和反应化学式
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0.01g/mL。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深蓝色→黄色CuOH沉淀→砖红色沉淀。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用的都是NAOH和CUSO4溶液两者用於鉴定的
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0.01g/mL。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深蓝色→黄色CuOH沉淀→砖红色沉淀。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